国务院发布的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这项被称为“金税四期配套新规”的政策,要求淘宝、京东、抖音、快手、美团、拼多多等主流平台,自2025年6月20日起,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商家的身份信息与收入数据。
一时间,不少电商人心中打鼓:平台开始“交账”,我以前用个人账户收款、没开发票的交易,会不会被翻旧账?税务要倒查吗?
别慌,我们结合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政策解读,为你讲清真相——哪些不会查,哪些仍危险,以及你现在该怎么做。
根据2025年6月发布的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,税务部门明确划清界限:新规不追溯历史数据。
✅ 仅报送增量,不补报存量
平台只需报送2025年6月20日之后的交易收入,此前的销售记录无需上传。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所长黄立新公开表示:不会因新规出台,对商家过往纳税情况开展集中性检查或追缴税款。
✅ 首次申报从2025年10月开始
平台企业首次报送时间为2025年10月,内容为第三季度(7-9月)的数据。这为企业留出了充足的合规准备期,避免“一刀切”带来的混乱。
这意味着,政策本身并不主动“翻旧账”。你2023年、2024年的交易,只要没被举报或列入稽查名单,不会因为新规而被自动追责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“高枕无忧”!
⚠️ 税务追溯的“老规则”依然有效
根据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:
若存在偷税、骗税、抗税行为,税款可无限期追征;
因计算错误等非主观原因少缴税,追征期为3年,特殊情况下可达5年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长期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私户收款,且金额巨大、账外循环明显,哪怕发生在2020年,一旦被举报或系统预警,仍可能被倒查。
⚠️ 平台数据将成“比对利器”
虽然不追溯历史,但从2025年第三季度起,你的平台销售额将直接进入税务系统。若申报收入远低于平台数据,系统自动触发预警,稽查风险陡增。
⚠️ 跨境出口退税也有新要求
例如“离境即退税”的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,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口核销和退税申报,已退的税款可能被追回,还需补缴滞纳金。
🔍 现在该怎么做?主动合规才是上策
与其等待风险降临,不如趁此机会全面梳理近3-5年的税务状况,重点关注:
是否存在私户收款未入账?
未开票收入是否如实申报?
刷单数据是否与真实收入严重不符?
跨境业务是否合规办理退税?
在变革的时代,合规不是负担,而是企业长久发展的“护城河”。
四川言成商务,专注服务电商、个体户、中小企业十余年,已帮助超10万客户完成税务合规、异常解除、代理记账与资质代办。
我们提供:
✅ 电商税务风险诊断
✅ 历史账务合规梳理
✅ 平台数据与申报差异调整
✅ 跨境电商税务支持
✅ 全年财税托管服务
专业团队,本地化服务,让您安心经营,远离稽查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