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业日常经营中,发票管理是财税合规的基础。但很多老板分不清“进项票”和“成本票”的区别,导致该抵的税没抵上,该省的税没省下,甚至引发税务风险。作为一家专注服务成都企业的专业财税机构,言成商务就来带您理清这两类关键票据的本质与作用。
什么是进项票?
进项票,指的是企业在采购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。它主要用于一般纳税人企业抵扣增值税。比如,您公司购进一批原材料,供应商开具了税率为13%的专票,票面上的税额就可以作为“进项税”,在申报增值税时抵减销项税,从而减少实际缴税金额。需要注意的是,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作为进项票,且仅限一般纳税人使用。
什么是成本票?
成本票则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费用凭证,如房租、办公费、差旅费、人工支出等所取得的合法发票。这些票据用于确认企业成本和费用,从而降低利润总额,最终减少企业所得税。成本票的形式更灵活,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、普通发票,甚至在特定条件下合规的收据也可作为入账依据。无论是小规模纳税人、个体户还是一般纳税人,都需要重视成本票的收集与管理。
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用途不同。进项票直接影响增值税,帮助企业“少交流转税”;而成本票影响的是企业所得税,通过合理列支成本,降低应税利润,实现“节税”。因此,一般纳税人企业应同时做好两类票据的管理:进项票用于抵增值税,成本票用于降所得税。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,虽无法抵扣增值税,但规范收集成本票依然能有效降低查账或核定征收下的税负。
在实际操作中,不少企业存在误区,比如忽视普票的入账价值、用不合规票据入账、未及时认证进项发票等,都可能带来税务风险。
作为扎根成都的专业财税公司,四川言成商务长期为本地企业提供票据管理、税务合规服务,帮助企业规范账务、合理节税。如果您在发票管理或税务申报方面有疑问,欢迎咨询我们,获取专属解决方案。